English

人寿保险进入调整期

增速放缓 纷纷“裁员”
1998-12-15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莫春 我有话说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保险市场监管高级研讨会上,一家内资保险公司老总提出的现象引起与会者的共鸣,那就是在今年以前还呈火爆上升趋势的寿险市场目前已进入调整期,其不温不火的走势颇令保险公司着急。

这位人士认为,之所以称为调整期,是因为在这一阶段市场和市场主体呈现出业务量下降、经营业绩不佳和经营政策调整等特点。截止今年第三季度,在我国寿险业保费总量中占到95%以上的三大保险公司,保费总收入为5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3%,对比去年86.5%的年增长率来说,回调幅度明显。各大保险公司改变市场策略,保费收入相应缩水。较为明显的是“平安”和“太保”,1997年保费收入大幅增加,但利润收入停滞不前甚至倒挂,今年都不约而同地把寿险业务发展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效益上来,引起保费的下降。与此同时,决定个人寿险业务的两大因素即人均业绩指标和人力指标较去年均呈负增长,一些保险公司今年纷纷“裁员”,如平安保险公司的个人寿险业务员人数在1997年时为10万多人,并曾一度超过13万人,但到今年随公司的调整前减为8万多人。

投资渠道狭窄、投资回报低于资金成本是导致保险业经营效益下滑的重要原因。而且,寿险业目前还存在几大影响经营效益的因素,如粗放型经营方式,不完善的代理人体制等。

业内人士同时认为,寿险市场的调整期并非坏事,它为寿险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寿险企业谁能把握机会,谁就能占有发展先机。而寿险企业应该采取何种对策顺利度过调整期是企业关心的问题。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寿险企业应按寿险自身的发展规律,实行专业化经营,加快精算人才培养,减少经营决策中的短期行为,逐步开发推广非传统型商品,如平安推出的利差分红保单。开发并推广无利率保证或低利率保证,以保障型为主体的非传统型商品将是国内寿险业的发展趋势。同时,完善代理人体系,配合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寿险业应重拾团体险的半壁江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